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

莫慌张,4S店模式还远没到“存亡时刻”!

发布日期:2019-06-27 阅读次数:401 来源:老孙论车


1999年广州本田建立了国内第一家4S店

最近几天,网上流传一篇2.6万家4S店将进入“存亡时刻”的文章,使当下低迷市场中“流血不止”的4S店经销商们人心惶惶!这也使得我不得不站出来,将这个过去已讨论过多次的老话题再拿出来说几句。

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4S店模式肯定会消亡,但现在还远没到“存亡时刻”!

为什么说4S店模式肯定会消亡?道理很简单,任何人、任何事物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出现,它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差别嘛,也有两个:一、能活多长时间;二、死相难不难看。

那为什么又说4S店模式还远没有到“存亡时刻”呢?原因也不复杂,一句话,让其死亡的因缘还不够。如果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来划分,它应该处于中年至老年的阶段;按人的年龄打个比方,它大概在50岁左右,顶峰期已过,身体开始走下坡路。

有人会问:让4S店模式死亡的因缘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三个:

一、汽车智能化水平达到L4或L5级。简单地说,智能化达到这个水平,车不会撞了,大修这件事基本上不存在了!剐蹭没有了,小修也少了!现在我们汽车智能化处于什么水平呢?自动泊车入位这种L2级的水平,也只有少数几个厂家能真正做到,离L4和L5还有很远的距离。

二、 汽车全面实现电动化。全面实现电动化之后,汽车也基本上不用修了,主要是检测。检测之后,要么调试,要么直接换件。而现在这方面处于什么阶段呢?都说新能源汽车火,但去年全年仅卖125.6万辆,在2808万辆总销量中仅占4.47%。权威人士说,到2025年,电动汽车性价比将全面超过燃油汽车,即便如此,其比例增长、逐步替换也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我判断至少2035年前,汽车年销量中至少一半还应该是燃油汽车,而保有量就更不用说了!

三、汽车全面进入个性化智造阶段。简单地讲,就是网上选配置(包括个性化特殊要求),然后交定金下单,接着可以实时查看制造、物流配送、交车的每一步。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我见到的只有新落成的广汽新能源智能化生态工厂。这一点很容易做到吗?答案是:不容易。因为只有从产品研发和工厂设计阶段就开始全面规划,才有可能完成这个巨大的系统。这样一来,没有三年以上的时间不可能实现,长一点,可能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还是要有充足的资金这个先决条件。

如果以上三条全部实现,卖车、修车的逻辑就变了,现有的4S店模式就要发生深刻的改变,要么死掉,要么重生,形成另外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至于这个新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子?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退一步说,就是知道,在这里我也不会说。为什么?因为“含金量”太高了,只能私下交流。

回到眼下,大多数4S店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难受的时刻。但这个难受并不完全是4S店模式造成的,而是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果国五切换国六到位,如果过剩产能出清、供求相对平衡,“剩下的4S店”活下去的问题不会太大。

为什么只说“剩下的4S店”?因为中国汽车市场下一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分化,一是品牌分化,二是区域分化。所谓品牌分化,就是越高端的车越好卖,尽管今年车市惨淡,但在1-5月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17.4%的背景下,12家豪华品牌总销量却逆势增长了7.9%。这种分化与目前中国人群已经形成的贫富结构有关系,当然与消费升级有关系,与多年计划生育形成的“4-2-1”家庭结构也有关系;所谓区域分化,就是GDP总量中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城市群的占比进一步扩大,人口也会向这些大的城市群集中。因此,在这些大的城市群中经营高端品牌4S店问题不是很大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有钱可赚。

当然,具体经营模式也应该进化,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多元化经营方面和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综合起来看,现在不能说4S店模式马上就不行了,这就好比一个50岁的人,只要坚持锻炼,精心保养,再活个30年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

(作者孙勇为资深汽车评论家、“老孙论车”微信公众号创始人,现任中德诺浩汽车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曾任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中国汽车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