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汽车服务业协会

深限购“突袭”引疯抢 传言城市各自危

发布日期:2015-01-06 阅读次数:251 来源:
   深圳汽车增长势头居高不下,以经济手段调控交通拥堵效果不佳,最终“迫使”政府下定决心实行增量控制,深圳成为继杭州之后,又一小汽车限购限行的城市。深圳市政府此次的“狠药”,促使市民的疯狂抢购潮,深圳市交管、市场监管等部门更组成“执法队”旋即封锁多家汽车4S店,被誉为“史上最强悍的限购”。

 “药”有多凶猛  人有多疯狂

限购当日16点以后,许多经销商逐渐得到明确消息将于18时限购,随即展开客户预约、调货、调价等措施应对,消息灵通的市民洪水般冲进4S店抢购,赶乘限购的“末班车”。据悉,深圳香蜜湖一马自达店下午仅两小时便销售出60台车,是平日销量的10倍; 另一汽车综合店负责人表示,“展厅10多台现车全部销售一空,18时以后还会接受客户订单,但是不能确保能顺利上牌。”

与市民的疯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品牌的有策略销售。雪佛兰、东风日产等多家经销商紧急取消车价优惠,恢复原价销售;部分车型还出现了加价情况,丰田RAV4从现金优惠1.8万元变成加价1万,汉兰达从优惠3万到加价1.5万销售。

根据汽车行业咨询研究公司威尔森对深圳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疯抢最厉害的是广汽丰田与北京现代,当天销量几乎为平时1-2个月的销量,多数受访经销商表示当天销量为平时5-10倍,除少数经销商未能及时获取信息,或地理位置等原因以致当天销量一般。

深圳突“限”  拖累2015车市增速

据了解,20141-10月深圳市累计零售量为41.9万,同比增速高达76.7%,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8.2万辆,对全国增量贡献率达8.9%,推高全国同比增速1.4个百分点。限购无疑对2015年行业整体增速带来较大影响,2015年深圳仅有8万普通指标和2万电动车指标,威尔森乐观预估深圳2015年全年零售规模约在22万辆,比2014年减少超过一半。


     该规模构成大致分为备案车辆、常规车指标、新能源车、黄标车及老款车淘汰、一般性新指标因素等。根据数据推算,备案车辆约为1.4万辆,这是因为根据调研推算经销商销量可以达到2个月销量,多数销量为5-10天销量,少数经销商环比增幅小于1倍,预计备案车总量为月均销量的1/4-1/3之间。常规车指标约合7.3万辆,不考虑延迟上牌情况,2015年以11个有效月份计算;根据新能源试点城市推广规划深圳市计划2013-2015年期间推广新能源车3.5万辆,实际推广0.4万辆,完成进度仅为12%;另参照北京新能源推广情况,全年指标配置完成率为79.7%;乐观估计深圳能达到北京的配置率水平,则能售出新能源车1.5万辆;根据中央及广东省部署,深圳2015年底淘汰全部黄标车。2014年初深圳黄标车约23.64万辆,2014年淘汰目标12.18万,广东省1-10月黄标车淘汰完成率为70.77%,低于全国水平;据此测算深圳2015年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规模或超过12万辆;根据深圳机动车保有量测算,小客车约占83%,限购将提升该部分车辆号牌资源稀缺性,乐观估计该部分车辆全部以外迁和报废形式产生更新指标;预计黄标车更新指标约10万辆;限购后号牌资源稀缺性,换购形式的消费升级份额上升,根据北京、广州等限购城市的经验,在黄标车和老旧车自然淘汰情况下限购首年置换销售比例为30%左右,黄标车更新已单独考虑,故一般性更新按20%计算约2万辆。

销售结构影响深远  打乱日系反弹节奏

限购对深圳增量规模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更深远的无疑是影响未来销售结构的变化。广州和深圳同处华南,消费偏好相似,消费结构相通,鉴于广州限购后市场表现和近两年深圳市场的自然演变,预计2015年小微型轿车份额将有较大下行空间,而中高轿车尤其是SUV等车型将从中受益,SUV份额继续攀升。

2014年深圳为日系品牌最大地级市场,其贡献份额高达5%,领先优势显著;2011年日系品牌在深圳的市场份额达到近5年顶点,为41.1%,钓鱼岛事件后,日系品牌份额大幅下滑。随着加强新车投放力度,2014年深圳日系品牌份额连续两年大幅下跌后小幅反弹,深圳限购无疑给日系品牌在深圳乃至全国份额恢复产生较大不利影响。根据其他限购城市的市场表现,限购后消费需求升级,品牌集中度提升,品牌的分化效应明显,自主品牌受限购冲击较大,深圳自主品牌吉利、奇瑞、江淮等网点将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另外海马、东风裕隆、北汽、力帆等市场空间进一步被挤压,而弱势合资品牌马自达、起亚等也将承受较大的运营压力。

下一限购城市  成都南京“最危险”

广州、杭州、天津等限购前消费者疯狂抢购,使限购效果大打折扣,而深圳“突袭式”限购、限行,预留时间之短,执行力度之强,交通局、交管局等部门联合执法到店宣读文件、警察执法队及时到店执行停售令、及时收取节点前销售合同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限购节点前抢购对正常销售秩序产生的冲击。2013年威尔森曾根据车辆密度、汽车千人保有量、机动车总保有量、城市污染指数、经销商判断等指标测算保有量TOP30城市的限购综合指数,判断深圳、成都、天津、杭州、苏州、南京、石家庄、西安限购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城市限购风险较大,如今天津、杭州、深圳纷纷出台政策,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鉴于机动车保有量过大、增速过高带来对交通、环保的压力,2013年以来已有青岛、石家庄、苏州、沈阳、武汉等多城市颁布相关行政条例涉及机动车总量调控,2014年成都颁布的《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送审稿)》 均有相关条例涉及机动车总量控制问题。由此引发的消费者担忧,导致部分消费提前消费。

2014年成都、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在网络出现大规模限购传言,进而刺激消费者抢购,成都、南京传闻当月销量同比增速超过100%,而上述城市2014年累计同比增幅均超过40%,同期全国累计增速仅不足16%2014深圳市增速领衔各大中城市,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成为限购的直接推手。

根据限购指数、各城市颁布相关政策、汽车市场增速判断,预计2015年将会有2-3个城市加入小汽车限购城市行列,而成都、南京的“风险”或许更大一些。